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当记忆慢慢沉淀,往事如尘埃,我发现,我走过那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倾心于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有些人说:一辈子的路那么长,怎么能因一棵树而放下一整片森林
可在我的爱情观里,人一旦爱上了一个人,便不会再轻易地去爱上另一个人
但又或许正因为人有所区别,爱情的世界里才会有那么多故事吧!
我工作的第一个地方,是一所工厂,工作很繁重几乎是我所无法承受的,但我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或许那时的我是用身体上的折磨来减轻心灵上的痛苦,我慢慢地变了,变得不爱说话,而且自暴自弃
每每碰到对我有着深深教诲的良师,中学时的挚友,我会马上躲开
我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对母亲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关怀挑剔到了极点,经常会冲母亲大发脾气
而母亲却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父亲也觉察到了我的变化,他们开始变的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触及我心上的伤疤
整个家庭慢慢地变得沉寂,特别是母亲几乎很少说话
五一节前夕,母亲要来看我,我到车站去接她,车徐徐地开进站,母亲早已从车窗内探出头使劲地向我挥手,母亲刚下车脸色就苍白的吓人,才刚走几步便“哇”的一声开始呕吐,我这才记起母亲晕车晕的厉害,母亲蹲在地上,惹来了周围人们的异样眼光,那些眼光刺的我的脸火辣辣的,于是我赶紧离母亲远了点
在路上,我始终走在前面,与母亲保持着一段距离
在过马路的时候,我又一次遇到了尴尬
我大步流星地穿过马路,回头一看,母亲仍在原地,向我投来孤立无援的眼光
我返身回去不耐烦的问她为什么不过马路?她竟然傻傻地回答说:“有好多的车,我不敢
”我气坏了大声训斥到:“这不是乡下,土包子!别给我丢人!”母亲怔住了,很委屈地站在那里,象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不知所措
母亲才呆了一小会儿就要回家
我把母亲送上车,母亲不断的叮嘱我要注意天气保持健康,要吃得好一点……我不耐烦的对她说:“我长大了,别在那我当小孩子,你快走吧!以后不用经常来看我
自那以后,母亲很少来了,但却还是电话不断,问长问短
玛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
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高尔基于1868年3月16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
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
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17年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革命出现的混乱、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及各种暴力事件,高尔基与列宁及新政权之间产生了矛盾
1921年10月,由于疾病,也由于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分歧,高尔基出国疗养
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作协主席
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去世
人本灰尘,多欲生烦忧,执着会负担累赘,无忧便是净土
31、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要掉以轻心